2013年是落實“十二五”規劃的中期之年,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聯合發布的《2013年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報告》顯示,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企業有信心完成本企業與國家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報告顯示,大多數企業完成或超額完成本企業及國家的節能減排目標,但“十二五”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要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企業還需要在未來兩年中繼續努力,力爭在本行業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上繼續有所突破,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更加有效運用新技術、新手段。 本次報告歸納出“十二五”時期以來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的六大特點。 一是絕大多數企業完成、或超額完成計劃進度。調查顯示,31.3%與61.7%的企業分別認為,在“十二五”規劃已經執行過半之時,本企業已經超過、等于本企業的“十二五”節能減排計劃進度。兩者共計93%。 二是大多數企業的能耗水平與排放情況大為改善,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調查顯示,50%與40%的企業分別認為,本企業的能耗與排放情況好于或等于國內同行業企業。32%、28%與40%的企業分別認為,本企業的能耗與排放情況好于、等于或落后于同行的國際先進水平,說明樣本企業的能耗與排放情況在國內同行業中具有較大優勢,與國際同行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三是絕大多數企業的節能減排投入水平高于“十一五”時期。調查顯示,100%的企業在“十二五”前三年對...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58
記者齊慧報道:國家能源局今天公布了《關于規范光伏電站投資開發秩序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光伏發電市場快速擴大的情況下,項目投資開發環節出現了資源配置不公正、管理不規范和不同程度的投機獲利現象,要杜絕投資開發中的投機行為,保持光伏電站建設規范有序進行。 在規劃方面,通知指出,要優先安排結合扶貧開發、生態保護、污染治理、設施農業、漁業養殖等建設的具有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光伏電站項目。 通知強調,要制止光伏電站投資開發中的投機行為。對于不以自己為主投資開發為目的、而是以倒賣項目備案文件或非法轉讓牟取不當利益為目的的企業,各級能源主管部門應規定其在一定期限內不能作為投資主體開發光伏電站項目。出于正當理由進行項目合作開發和轉讓項目資產,不能將政府備案文件及相關權益有償轉讓。 通知要求,禁止各種地方保護和增加企業負擔的行為。各級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門在配置光伏電站資源時,不得以各種理由限制本地區之外的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不得對企業提出強行采購本地區光伏電池板等產品的要求。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67
近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進京終點——團城湖調節池正式通過蓄水驗收,具備接水條件,標志著北京已備好南水北調“大水缸”,只待江水進京。“不敢說萬無一失,但我們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孫國升說,年底首批參與接水的關鍵性工程均已具備接水條件,工程設備設施調試、調度演練、配水準備、通水儀式等準備工作緊張進行。北京已基本具備年收水10.5億立方米的能力,并且設置了多道防線對水質“嚴防死守”。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干線1276公里,北京段僅80公里,卻擁有中線全線唯一的全程地下暗渠輸水方式,有世界最長的城市快速路下復雜地層中的輸水隧洞,有首次采用的內徑4米超大口徑PCCP管道輸水技術……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北京段十大工程,個個艱巨,沒有一項能輕松完成,每一項工程都充滿了設計者、建設者的智慧和才能,治水人、護水人的艱辛與汗水。今天,我們就選擇3個片段,看看北京南水北調工程各個崗位上的人們如何為江水進京做最后的準備。 地點一:惠南莊泵站 人物:戴昆 故事:身上帶著計步器,每日8公里往返調試現場 北拒馬河總閘,是滾滾長江水進入北京的第一站,因坐落于北拒馬河畔而得名。千里之外跋涉而來的江水經過總閘后,轉入地下暗渠,至此流入北京。它是江水進京的第一位“大總管”,清水可以流入時,閘門開啟“放行”,一旦明渠水被污染,將關閉取水...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74
中國新能源產業在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后進入了發展快速道。短短幾年時間里,我國的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以上,成為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在霾深霧重的日子里,風電被賦予了特別的期待,但是囿于輸送“公路”并不通暢,原本可以助力藍天的風電,依舊免不了“窩電”的窘境。其實不只是風電,在過去幾年里,不少新能源制造業受政策刺激作用影響出現了迅猛的增長,又因為失去政策的青睞而陷入低谷。 風能、光伏能否彌補“減煤壓煤”后的能源消費缺口?新能源產業如何走出產能過剩仍急速增長的怪圈?針對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周大地。 NBD:建設新能源特區真的能緩解霧霾嗎? 周大地:我們治理霧霾,中心的問題就是控制煤炭或者直接燃燒類化石能源的使用量,甚至出現明顯的下降。而我們的能源消費量卻還是需要有所增長,這樣一增一減就必須有替代的新能源。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對治理霧霾肯定會起到積極作用,但我想現在的霧霾問題不是靠一個基地就能完全解決的。 NBD:我國風電裝機量很大,但棄風限電卻非常普遍,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周大地:棄風的主要原因還是價格問題。要想治理霧霾,就要增大能源使用成本。煤炭便宜,但對環境污染大,造成的霧霾治理起來很困難。這是一個政策問題,電力調度...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57
在日前已閉幕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上,關于陸上風電上網電價下調與否的討論甚是熱烈。 這起源于今年9月份召開的一次“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此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向業界通報了一份醞釀已久的“陸上風電調價設想方案”(以下簡稱“設想方案”):將風電四類資源區標桿電價從目前的0.51元/千瓦時、0.54元/千瓦時、0.58元/千瓦時、0.61元/千瓦時,擬調整為0.47元/千瓦時、0.5元/千瓦時、0.54元/千瓦時、0.59元/千瓦時。 根據“設想方案”,未來我國陸上風電價格下調幅度可能將普遍達到0.02元/千瓦時-0.04元/千瓦時,而個別地區甚至會達到了0.05元/千瓦時。 風電降價不利行業 對于陸上風電上網電價下調,其實業界早有預期。只是,9月份“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的召開,象征著新政“征求意見”的啟動,這令業界感到了時間的緊迫,隨即紛紛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展開了各執一詞的爭論。 大致歸納主要來自于風電企業、電場開發商、行業組織的訴求可知,他們認為,在棄風限電、補貼資金下發滯后等問題尚未解決的基礎上,啟動對陸上風電的上網電價下調,不合時宜。 首先,在2010年,隨著國內風力發電的快速發展,棄風限電問題也逐漸開始顯露。最新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棄風損失達到72億千瓦時...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58
廣州新能源車補貼辦法出臺 買車最高可補12萬,新汽車除甲醛,讓駕乘更安全。 本報訊 (記者杜娟)期待已久的廣州市新能源汽車補貼辦法終于出臺,昨日下午召開的市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和《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資金管理辦法》,決定按照地方與中央1:1的標準進行補貼,消費者購買小轎車最高可獲12萬元補貼。此外,還要求增加充電樁建設,規定新建建筑按照不低于18%的停車位比例預留充電設施接口。 據悉,廣州市作為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在試點期間(2013~2015年)需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萬輛。市發改委總經濟師周青峰告訴記者,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有明確而詳細的界定,主要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要列入國家目錄的才算新能源汽車,目前廣州有新能源汽車4000多輛。”業界預測,隨著購置稅優惠和補貼政策的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銷售在近兩年將出現“井噴”。 補貼:2013年以來買的都可享受 根據《暫行辦法》,市財政補貼分為車輛購置補貼及充電設施建設補貼。對于車輛購置補貼,根據國家和省要求,按照地方與中央補貼1:1,且不退坡的原則實施,體現了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支持力度。同時,為防止對個別低價車型過度補貼的情況,辦法對乘用車明確了車價60%的補貼上限。對于充電設施建設補貼,綜合...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46
依法治國:為環境保護注入強大動力,空氣凈化空氣治理,是全民健康之本。依法治國4個字,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現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理念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具有怎樣的指導意義?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環境法治如何才能通過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如何在全社會尤其是政府和公眾間建立環境法治的價值理念和信仰?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專家。 在依法治國理念的引領下,把各種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活動關進制度籠子里 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的法治觀念普遍不強,很多部門開展工作都是靠行政指令來推行的。 回憶起環境保護領域的立法進程,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夏光覺得很自豪:“環境保護領域一直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環保領域已經有了好幾部法律,而有的部門一部都沒有。這些部門對環保部門表示羨慕和欽佩,表示要加快立法。環保工作較早開展法治建設的選擇是正確的,幾十年來是法治撐住了環保的天空,打出了一片天地。如果說環保工作是靠宣傳起家的話,那么環保工作是靠法治持家的。” 為什么環保工作很早就重視法治建設呢?夏光說:“首先是因為環境質量是公共物品,容易遭到過度使用而出現公地悲劇,必須用強制性的規則劃清開發和保護的邊界,...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103
漢版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出爐,汽車除甲醛,駕乘更安全。 記者算了一筆賬,購買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補貼最高可獲6萬元,最低也有3.5萬元,再加上1:1的地方補貼,車主可享受最高12萬元、最低7萬元的補貼。東風乘用車湖北區域銷售總監林一松向記者介紹,地方補貼實施后,武漢會有更多車主選擇東風產品。 中央財政補貼:3.5萬元—6萬元 地方補貼:3.5萬元—6萬元 車主獲補貼:7萬元—12萬元 賣方辦補貼手續買方直接得實惠 武漢計劃年內建1600個充電樁 □本報記者解鴻震 陳樂 漢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于出爐,此前尚在猶豫的消費者可以出手了。日前,武漢市科技局和武漢市財政局聯合出臺《武漢市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地方配套補貼實施辦法(暫行)》。 其中明確規定,地方財政對單位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按國家補貼標準的1:1給予地方配套補貼,國家和地方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車價六成。這意味著,買一輛新能源車,最高可獲12萬元補貼。享受這一政策的車型,是被納入國家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買方 地方補貼按國標1:1配套 此次規定,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的基礎上,地方財政對單位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按國家補貼標準的1:1給予地方配套補貼,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總額最...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53
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加速 打響碧水藍天空氣凈化空氣治理保衛戰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吹響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集結號。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也強調,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呵護碧水藍天、建設美麗中國,已成為社會公眾關心的問題和共同責任。 《環境保護法》修正案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環境保護法》自1989年頒布實施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已暴露出諸多缺陷和不足,主要是立法理念已不適應時代變化的要求、法律定位不清晰、政府環境責任難落實、與單項法的銜接不順等。 25年后,歷經四次審議,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該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005年,我國松花江污染事件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損失,卻因當時《水污染防治法》明確對污染企業的處罰上限為100萬元,最終相關部門對責任企業開出最大罰單僅為100萬元,成為我國環保史上的一大尷尬。...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57